小品种灵香草,因其需求有限,一般成交量不大,货源多为部分需求商小批量购进,近日行情暂时保持平稳,目前亳州云南产晒货大叶的价在33-35元。
需求评审之前,需求挖掘和需求管理怎么做?
为了便于产品经理或者需求分析人员对需求进行统一有效的管理(即将需求书面记载,或者说是换成产品汪能够看得懂的语言),就需要需求采集的文档:单项需求卡片来进行。
一、什么是需求
- 问题就是需求,产品最终就是要解决问题的。
- 欲望也是需求,产品深层次里是要满足心理。
单项需求卡片是一种能够详细记载用户需求的文档,由需求人员填写,主要会包括需求编号、需求类型、需求来源、需求描述、需求原因以及需求属性等方面构成。当然,更为详细的单项需求卡片所涉及的要素更多。接下来详细说明:
二、需求的分类
1、需求编号:该需求的编号或序号,便于产品经理对需求的梳理和整理,也是需求评审会议上让其他与会人员快速定位需求的要素。可以是时间+序号的形式,如20150430-001
需求安对象分为三部分,总共8类:
- 用户的需求:基本需求、易用性需求、可操作性需求;
- 产品运营的需求:产品运营需求、政策及法律需求;
- 系统的需求:安全性需求、性能需求、可维护和可移植性需求。
2、需求类型:分为功能性需求和非功能性需求。
三、怎么挖掘需求——13种挖掘需求的方法
- 从公司业务方向挖掘需求
- 通过头脑风暴挖掘需求
- 通过文献调研挖掘需求
产品经理圈子相关网站——人人都是产品经理社区;
TMT媒体以及创业类信息平台——36氪、虎嗅网、钛媒体、爱范儿;
数据分析类网站——艾瑞网、199IT、企鹅智酷、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。
- 通过用户访谈挖掘需求
- 通过问卷调查挖掘需求
麦客、问卷星、金数据 - 通过竞品分析挖掘需求
- 通过运营数据分析挖掘需求
- 通过用户反馈挖掘需求
- 通过搜索引擎挖掘需求
趋势研究、需求图谱、舆情洞察、人群画像
- 通过社交平台挖掘需求
- 通过场景分析挖掘需求
- 通过现场观摩沟通挖掘需求
- 培养自己的产品嗅觉
多总结。写工作笔记/博客/产品白皮书。
多看书。博览群书,阅读产品相关书籍、互联网相关书籍、商业
书籍、心理书籍、盈利模式相关书籍。
多观察互联网动态。了解互联网发展动向。
多体验各种产品。把自己当成一个测试机,了解各种产品,并分
别从用户角度和产品经理角度去思考该产品。
多逛逛各种社交平台。时刻获取各种产品灵感,最好能够记录下来。
多与圈内人交流。包括微信群、QQ群、线下活动等。
(1)功能性需求:主要涉及产品逻辑架构、交互、功能以及BUG类的需求,这些需求的重要性较高,因为涉及到产品的正常使用。
四、如何进行需求管理
- 建立需求池
- 需求加减法
-
判断产品的优先级
KANO模型:基本型需求、期望型需求和兴奋型需求KANO模型
**魅力需求:**用户意想不到的,如果不提供此需求,用户满意度不会降低,但当提供此需求,用户满意度会有很大提升;
**期望需求:**当提供此需求,用户满意度会提升,当不提供此需求,用户满意度会降低;
**必备需求:**当优化此需求,用户满意度不会提升,当不提供此需求,用户满意度会大幅降低;
**无差异需求:**无论提供或不提供此需求,用户满意度都不会有改变,用户根本不在意;
**反向需求:**用户根本都没有此需求,提供后用户满意度反而会下降。
(2)非功能性需求:主要涉及产品的UI设计等等,如某个按钮应该为矩形还是圆角矩形,这些需求重要性较低,并不影响产品的正常使用。
五、如何进行需求评审
需求评审的过程,考验了产品经理对需求的熟悉程度以及对需求的判断能力。同时,参与评审的人也将会对你提出的需求提出自己的看法,是否同意该需求,并且会提出同意或者不同意该需求的理由。需求评审是多人围绕已经收集到的需求进行评审的过程,聚集大家的智慧,能够避免一个人闭门造车的局限。
3、需求来源:该需求主要提出的人员以及提出的场景。
会议前准备:
- 需求文档
- 需求列表
- 低保真原型
(1)提出人员:该需求提出人员的详细信息,如性别、年龄、教育程度、岗位经验等信息,这有助于产品经理了解该需求所对应的用户类型,能够在需求梳理时,了解某个用户群体的需求类型。
邀请相关的人员参与评审:
- 产品经理
- 老板/领导
- 运营
- 市场相关人员
- 开发经理
- 测试经理
- 专家
- 与产品或者需求相关的人
以及一些有经验、懂需求的人
(2)提出场景:该需求提出的使用场景、如地点、环境和时间等,便于产品经理了解用户是在何种条件下会使用该需求所涉及的功能,如果该需求提出场景是经常发生的,那么该需求的重要性就会相对有所提高。
相关的准备:
- 历史相关的需求分析
- 需求的来源
- 为什么用这个需求
- 加入这个需求有什么意义
- 这个需求需要哪些配合
- 同类竞品是否有该需求
4、需求描述:这是单项需求卡片最为重要的要素,该部分主要体现的是需求的详细内容,如需求所涉及的现象、希望得到解决的方案等等。该要素会对需求产生各种描述,需要产品经理在整理需求时,进行思考、分析和归纳。
5、需求原因:该需求提出的原因,该部分可能会在“需求描述”中也予以体现,主要体现的是提出该需求的主要原因,该部分便于产品经理对需求描述进行归纳总结。
6、需求属性:分为重要性、紧迫性以及持续时间
(1)重要性:该需求对于产品的重要程度,该需求的完善对于产品的成长运营具有积极意义;
(2)紧迫性:该需求完善的时间要求,主要体现在功能类需求,其中BUG类需求最高,该需求的解决便于产品的正常使用;
(3)持续性:该需求的持续时间长度,主要体现为该需求是否能够随着产品的不停迭代更新,依旧能够对产品的使用发挥作用。
单项需求卡片模型